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8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39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10篇
  1974年   9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葛雅丽  张峰  曹漫漫  罗彤  席贻龙 《生态学报》2023,43(13):5491-5504
近年来,有关生物个体大小变异规律的研究已经成为生活史对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发现,大小相似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母体所产休眠卵孵化出的不同克隆后代个体大小变化显著,其中,最大个体是最小个体体积的6.25倍。推测种群内产生不同大小的后代个体是轮虫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性进化策略,然而目前对上述不同大小轮虫克隆的遗传和生活史特征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以mtDNA COI基因和rDNA ITS序列作为分子标记,比较了个体大小差异显著的不同克隆萼花臂尾轮虫的遗传分化程度和分类地位,并在不同温度(20℃、25℃、30℃)和不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食物密度(1.0×106、3.0×106、5.0×106个/mL)下比较了它们的生活史特征。结果表明,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内个体大小变异并非由于遗传特征的明显分化所导致,大型和小型个体轮虫克隆在两种分子标记上并不构成姐妹种,且两种形态型间还存在共享单倍型。温度、食物密度、轮虫形态型,以及温度和食物密度各自与轮虫形态型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轮虫的生活史特征。小型轮虫在1.0×106个细胞/mL食物密度下显著延长了胚胎和幼体的发育时间,缩短了生殖期历时;大型轮虫在1.0×106个细胞/mL和3.0×106个细胞/mL食物密度下显著延长了幼体的发育时间,但是其用于胚胎发育和生殖的时间却不随食物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各温度和食物密度条件下,大型轮虫的生殖期历时、平均寿命和世代时间均显著延长,或有延长趋势;而两者的种群增长能力之间的差异却因温度和食物密度的不同而异。20℃、25℃以及3.0×106个细胞/mL和5.0×106个细胞/mL食物密度下两种形态型轮虫的生殖能力相似;30℃条件下小型轮虫的生殖能力更强;1.0×106个细胞/mL食物密度下大型轮虫的生殖能力更强。小型轮虫在各温度和各食物密度下均未产生混交雌体后代,而大型轮虫在20℃低温下有较高的后代混交率。因此,大型和小型个体轮虫克隆具有显著不同的生活史策略,且利用有性生殖直接产生个体体积明显变异的不同克隆后代是萼花臂尾轮虫适应不可预测环境变化的一种"赌注策略"。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997.
998.
Fan  Wenxiang  Zhang  Ying  Li  Xiaomin  Xu  Chi 《Neurochemical research》2021,46(4):888-904
Neurochemical Research - S-oxiracetam (S-ORC), a nootropic drug, was used to protect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by lessening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dysfunction and inhibiting neuronal apoptosis....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